2025強基錄取已結束,今年強基計劃從招生政策到分數線的一系列變化,對于即將踏上2026年高考戰(zhàn)場的考生而言,意味著報考策略和備考方向都需要重新梳理。
自主選拔在線團隊整理了今年強基計劃的4大變化、2026屆考生家長的6大應對策略,一起來看!
一、2025年強基計劃4大變化
1、從省市到人數全面擴招
2025年強基計劃從招生省份到招生計劃人數均有擴容,這讓更多考生有機會可以通過強基計劃進入理想高校。
?強基招生省份增加(部分):
1、華南理工大學新增廣西、甘肅招生;
2、電子科技大學新增山西、江蘇、湖北、陜西招生;
3、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新增遼寧、浙江、江西、湖北、新疆招生;
4、東南大學新增河北、遼寧、內蒙古、云南、青海招生;
5、吉林大學新增山西、江蘇、浙江、江西、四川招生;
6、中國海洋大學新增上海、重慶、吉林、云南、甘肅招生。
?強基計劃人數增加(部分):
1、各高校在北京招生約473人,較24年增長約72人
2、各高校在江蘇招生約465人,較24年增長約56人
3、各高校在山東招生約507人,較24年增長約53人
4、各高校在浙江招生約470人,較24年增長約39人
2、招生專業(yè)及培養(yǎng)方向“熱門”化
今年新增的招生專業(yè)中,不乏存有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高關注度的專業(yè)培養(yǎng)方向,還有藥學、儲能科學與工程等專業(yè)首次加入,可以說強基招生專業(yè)在2025年實現(xiàn)了大跨越!
低年級考生和家長可以多關注以下新增專業(yè)和培養(yǎng)方向:
-
上海交大新增生物醫(yī)學工程專業(yè);
-
北航新增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yè),包含測控技術與儀器、量子信息2套培養(yǎng)方案;另外新增電子科學、空天材料、飛行器制造3個培養(yǎng)方向;
-
北理新增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yè),同時新增機器人、微電子2個培養(yǎng)方向;
-
人大新增數據計算及應用專業(yè),包含2個培養(yǎng)方向:①以智能科學前沿基礎研究為核;②突出計算機基礎理論與前沿技術的深度融合特色。這是人大首次開放理科類招生專業(yè)
-
中山大學新增藥學(生物醫(yī)藥)專業(yè);
-
天津大學新增合成生物學和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等;
-
......
3、入圍政策4大重要調整
1??高考出分前校測高校增加
2025年中國人民大學、東南大學也加入提前校測,加上往年的復旦、上交大、南大、浙大、中科大、北航、西交大、同濟、廈大和蘭大,目前共有12所高校在高考出分前進行校測。
?提前校測的特點是:只要報名成功的考生,均可參加校測初試,學校依據初試成績確定入圍復試名單,校測全程都在高考后出分前完成,待高考出分,按照綜合成績直接完成預錄取。
此外,人大、復旦、中科大、南大和西安交大采用初試成績全國劃線,南大,復旦還劃定了不低于全國線的初試合格線。
2??多校跟進“小破格”,利好偏科生
北理、中農、北師大、天大、大連理工、山大、華科大、中南、中山、西工大、國防科大、西北農林科大、電大、湖大、吉大15校采用小破格政策。
并在數學科目的基礎上,擴大到物理、化學等多種科目,單科成績的地位持續(xù)被強化。對于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成績突出及擁有競賽經驗的考生,優(yōu)勢進一步擴大。
??其中山東大學2025年強基計劃單科小破格優(yōu)惠:高考數學成績?yōu)?45分及以上的考生可直接入圍且不占入圍名額,優(yōu)勢堪比金銀牌破格!
3??單科成績加權入圍
單科成績加權是指:部分院校對規(guī)定科目(數學、語文、物理、化學等核心重點科目)設置加權系數,在入圍時使用高考單科成績加權計算后的入圍成績作為入圍標準。
2025年有10所高校實施高考成績單科加權入圍,相比2024年增加了4所,以下是采用加權入圍院校的加權計算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湖南大學在化學科目高考成績上設置2倍加權,加權系數明顯高于其它院校,利好化學成績優(yōu)異考生。
4??金銀牌破格
2025年破格生政策調整最為明顯,北航、北師、大連理工、重大、東北大學、湖大、吉大、西農共計8所高校取消破格招生,哈工大、西交大僅保留金牌破格,中科大、人大、南開、同濟、廈大5校新增破格審核...
另外,今年清北破格生政策變動巨大,首次明確破格生招生人數,新增破格生需與非破格生共同校測,并調整錄取規(guī)則(增加綜合成績相對值排序),但通過今年清北錄取情況來看,屬于嚴入寬錄,破格生依然保有絕對的降分優(yōu)惠。
4、入圍分數線趨于穩(wěn)定,斷檔依然存在
1??強基入圍分數線變化趨于穩(wěn)定
從高校維度看,近兩年強基入圍分數線波動普遍控制在10分以內,整體保持平穩(wěn)態(tài)勢。
從省份維度觀察,上海、天津、河北、河南等省市入圍線較去年有所上漲,與當地高考特招線同步上浮,其余省份強基入圍分數線有增有減,但保持總體平衡的特征。
2??2025強基入圍分數線斷檔現(xiàn)象
2025年強基計劃仍出現(xiàn)部分斷檔案例,主要集中于山東大學、中山大學等中部985高校。
-
青??忌?44分(位次7712)入圍山東大學生物科學專業(yè);
-
新疆考生以477分入圍山東大學同專業(yè);
-
青海考生以472分入圍中山大學基礎醫(yī)學專業(yè);
-
黑龍江考生以493分入圍華中科技大學基礎醫(yī)學專業(yè);
-
……
二、2026屆考生家長的6大應對策略
1、報考策略調整
新高三生從分數角度來看,還有一年的沖刺時間,目標可以設立比高考成績高10-40分的學校。
另外,無競賽基礎考生要更注重高考成績提升,注重強基校測知識拓展,可以通過系統(tǒng)的學習和練習,在校測環(huán)節(jié)也能展現(xiàn)出扎實的學科素養(yǎng)和靈活的應變能力,從而彌補競賽經歷的不足,增強整體競爭力;競賽生可憑借競賽優(yōu)勢沖擊更高等級的獎項,借助競賽經歷為入圍和校測環(huán)節(jié)增添優(yōu)勢,注重競賽與強基校測的銜接,同時關注目標校對競賽生的選拔要求變化。
2、專業(yè)選擇考量
新增專業(yè)方向帶來更多機遇,結合自身興趣和未來職業(yè)規(guī)劃,關注國家戰(zhàn)略需求緊密相關專業(yè),如人工智能、集成電路、量子信息等領域相關專業(yè),這些專業(yè)未來發(fā)展前景廣闊。
深入了解各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課程設置、轉段方向、就業(yè)方向等,避免盲目跟風,確保所選專業(yè)符合自身發(fā)展需求。另外,如果目標是熱門高校及專業(yè),更要保證高考成績足夠優(yōu)異,以增加入圍及錄取的競爭力。
3、高考成績是一切的基礎
強基入圍時,除了12所高考出分前校測高校采用初試成績入圍方式,其它27所高校均按高考成績入圍,因此想要成功入圍強基高校,高考成績的提高是所有一切的大前提。同時,加強數學、物理等基礎學科學習,提升薄弱學科成績,在“小破格”和單科成績加權入圍方面都有很有優(yōu)勢。
另外,強基錄取規(guī)則是85%高考成績+15%校測成績,無論是一類生還是二類生,85%的高考成績是基礎,尤其是強基院校都是我國高層次院校,考生成績也是頂尖水平,高考錄取分數都很高,因此建議低年級考生把提升高考成績放在首位。
4、關注政策、關注數據
近兩年強基計劃變動巨大,招錄數據也因此受到一定影響,每年都有考生家長因不了解政策變化或未合理調整報考策略導致報考失敗的慘案,因此低年級考生家長一定要及早關注目標高校強基政策及招錄數據等等,充分做好報考準備。
5、參加競賽/科研活動提升綜合素質
高校選拔更注重綜合素質,考生在高中階段要積極參與學科競賽、科研項目、學術活動等,爭取高級別競賽獎項或積累競賽經歷,提升自身學科潛質、創(chuàng)新能力和綜合素質??赏ㄟ^學校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項目,或利用假期參加高??蒲袑嵺`活動,在實踐中培養(yǎng)科研興趣和能力,形成科研成果,為強基計劃報考增添優(yōu)勢。
6、營期活動+研究性學習
對于目標清北華五等頭部強基院校的同學來說,目標院校的營期活動和宣講交流同樣極其值得參加。高校營期活動中可能會設置一些考核,這些考試可以讓考生了解該校的校測模式和風格,為特招積攢經驗。
并且參營和宣講交流活動也可以接觸到目標院校專業(yè)的老師、學長學姐,對相關院校專業(yè)有更全面的了解,有助于考生制定升學目標,和學校建立聯(lián)系,利于激發(fā)考生學習性。
另外,考生在學有余力的情況下,還可以參加研究性學習及社會實踐等活動,提升綜合素養(yǎng)、豐富綜合素質檔案,對將來特招面試都大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