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季,各地區(qū)的作文題目都引發(fā)廣泛討論。今天,自主選拔在線團隊為大家?guī)砹艘粋€熱門主題——2025年高考作文熱點主題:“月球近,月亮遠”。還整理了優(yōu)秀范文以及清晰的寫作思路,全方位助力大家深入理解和把握這一主題,為高考作文做好充分準備!
推薦閱讀:2025年高考作文熱點素材一覽表
推薦閱讀:2025年高考作文預測匯總,附優(yōu)秀范文參考
在語文試卷中,占分值比例最大,最受關(guān)注的就是作文,所以有“得作文者得高考”一說。但作文水平的提升,遠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重在平時積累!自主選拔在線為考生們精心準備了《2025高考熱點作文素材匯編》電子版資料,參考學習價值極大,非常實用,建議收藏背誦,趕快領(lǐng)取!
2025年高考作文熱點主題——月球近月亮遠(“科技理性”與“詩意浪漫”)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自上世紀五十年代起,世界各國不斷對月球發(fā)起探測活動,展現(xiàn)了人類探索宇宙的勇氣與偉力。然而有人說:“隨著航天科技的發(fā)展,我們將離月球越來越近,但可能會離月亮越來越遠。”這種擔憂帶給你怎樣的聯(lián)想?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你有哪些啟示?
請就此寫一篇文章。要求:結(jié)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審題
材料包含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講述人類不斷探測月球的事實,提出探月的價值與意義:第二部分是材料的主體,提出對探月的擔憂--“將離月球越來越近,但可能會離月亮越來越遠”,包含著“科技理性”與“詩意浪漫”的二元思辨,寫作要求部分,要求考生談自己的聯(lián)想,意味著考生需要比較材料語境下“月球”與“月亮”概念的差異,尤其是深挖“離月亮越來越遠”的外延和內(nèi)涵:要求考生談啟示,則要求考生的立意不止于認知層面,還要深入到“怎樣做”的層面,給出應對之策。
“離月亮越來越遠”可以是對自然的敬畏缺失,可以是傳統(tǒng)文化的式微,可以是想象力的日益潰乏,可以是人情的逐漸淡漠,可以是詩意生活的遠離,可以是審類品味的降級,可以是實用主義壓倒浪漫主義等等。考生以此為切口,討論科技快速發(fā)展背景下我們生活的姿態(tài),都是合格立意。
立意時要注意
1.不能對探測月球持否定批判態(tài)度
2.材料有限定語“可能",表明“離月亮越來越遠”是擔憂而非事實,要注意行文的態(tài)度與語氣,應保持客觀,避免偏激極端。
3.應當不止于認知層面,還要深入到“怎樣做”的層面,給出應對之策,以回應“啟示”。
立意
科學筑基,詩意棲居
理性之月耀蒼穹,感性之輝映心田
想象創(chuàng)造美,掬水月在手
探索誠可貴,敬畏不可失
超望云中月,品味朦朧美
評分建議:對“離月亮越來愈遠”的外延和內(nèi)涵的合理闡釋即為切題,建議起評分45分:如未給出應對之策,原則上不高于 48分。
寫作思路
1.離月球更近,是人類探月的勇氣與偉力,要肯定科技與理性的力量
2.可能離月亮更遠,也許是人類感性、浪漫、詩意、朦朧美的某種程度的缺失
3.月球與月亮可能會“意念合一”,可能會同時“更近”,我們年輕人在追逐科技的同時,也不忘擁抱傳統(tǒng)、感性與浪漫
參考標題
《奔赴月球,擁抱月亮》
《莫讓科技遮擋月亮詩意》
《月亮不會漸遠,因為有我們》
《科技為筆浪漫為墨,寫就月亮詩行》
《借科技之力探月,憑詩意之心守月》
《宇宙為紙,科技與浪漫共書月之華章》
《科技浪漫握手言和,月亮月球意念合一》
優(yōu)秀范文
奔赴月球,也擁抱月亮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太白與東坡都曾對高懸天宇的月亮遐想。月亮,不只是夜空中的明亮天體,更是深深扎根于人類文化與情感土壤的詩意符號,承載著從古至今的浪漫遐想與人文情懷。在人類探尋科技,偉力彰顯的時代,我們勇毅奔赴月球的同時,也要擁抱月亮。
奔赴月球,是人類科技與理性的偉力彰顯。
自上世紀五十年代起,人類探索月球的腳步愈發(fā)堅定,探測活動如星辰般照亮宇宙的未知。無人探測器的首次登陸、載人航天技術(shù)的重大突破、宇航員踏上月球表面……這一系列成就,是科技與理性的偉大勝利,彰顯著人類探索未知的勇氣與智慧,為人類文明的進步鋪設了堅實的基石。正是憑借科技的力量,我們得以跨越浩瀚星空,離月球這顆神秘星球越來越近,不斷滿足我們對宇宙的好奇與探索欲望。
可能離月亮漸遠,也許是擔憂詩意與浪漫的缺失。
當我們運用先進的科學儀器,精確解析月球的化學成分、細致分析其形成演化過程時,那些古老而迷人的神話傳說,如嫦娥奔月、玉兔搗藥,逐漸被塵封在歷史的記憶深處;曾經(jīng)飽含文人墨客無盡情思的詩詞歌賦,在冰冷的科學數(shù)據(jù)沖擊下,也仿佛失去了往日的熠熠光彩。月亮,從寄托著人類情感與文化的詩意象征,悄然演變成了一個布滿環(huán)形山、寫滿科學數(shù)據(jù)的天體。這種轉(zhuǎn)變,或許意味著人類在追求理性認知的過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對感性、浪漫、詩意與朦朧美的敏銳感知。
但月球與月亮并非永遠對立,二者有著“意念合一” 的可能,我們也有望同時拉近與它們的距離。
科技為我們揭示了宇宙的運行規(guī)律,月亮所承載的詩意與浪漫構(gòu)成我們精神世界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新一代青年,站在科技與文化的交匯點,要以開放包容的心態(tài)擁抱科技,積極投身于航天科技等前沿領(lǐng)域的探索,為人類未來開拓更廣闊的天地;同時,也要懷著敬畏之心守護傳統(tǒng)文化,讓月亮的詩意與浪漫在新時代煥發(fā)出新的活力。通過對科普紀錄片、科幻文學的學習,將科學知識與傳統(tǒng)文化深度融合,深度體驗月球的科學之美與文化之韻……如此,在科技探索的征程中,我們便能讓航天科技的理性之光與月亮的詩意之輝相互交融,共同照亮人類前行的道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在未來的日子里,讓我們懷揣著對科學的敬畏與對文化的熱愛,奔赴月球的同時,也不忘擁抱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