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集訓隊課程覆蓋普通物理(力學、電磁、熱統(tǒng)、光學)與四大力學(理論力學、電動力學、量子力學、統(tǒng)計物理),并穿插實驗設計、數(shù)值模擬和 IPhO 真題研討;每日上午理論授課、下午實驗訓練、晚間刷題與小組報告,四周內(nèi)完成大學物理系三年核心內(nèi)容,最終通過六次選拔考試決出五名國家隊成員。
推薦閱讀:2025年物理競賽全年賽事一覽
① 資料下載:
福利資料:為幫助低年級考生高效備考,特整理《從0到1物理競賽備考攻略手冊》電子資料
領(lǐng)取鏈接:http://www.nyzjxv.cn/form?xyppid=577412083163866409
② 資料下載:
福利資料:《近10年物理競賽預賽/復賽試題及答案》PDF
領(lǐng)取鏈接:http://www.nyzjxv.cn/form?xyppid=558389182326639682
③ 資料下載:
福利資料:《近10年物理競賽決賽試題及答案》PDF
領(lǐng)取鏈接:http://www.nyzjxv.cn/form?xyppid=567380908374500760
物理競賽國家集訓隊學什么?
一、課程體系:從普通物理到四大力學
集訓隊四周時間要完成大學物理系三年的核心內(nèi)容。上午全部為理論課,按“力學—電磁—熱統(tǒng)—光學”四模塊滾動推進。力學部分涵蓋拉格朗日方程、哈密頓力學及非線性振動;電磁學深入到介質(zhì)中的麥克斯韋方程組、推遲勢與輻射場;熱統(tǒng)與統(tǒng)計物理則重點講系綜理論、量子統(tǒng)計;光學則聚焦相干、衍射、激光腔模。每天下午配套兩小時“習題沖刺”,由北大、清華教授現(xiàn)場批改,確保當天問題當天清零。
二、實驗與計算:動手+動腦的“雙引擎”
實驗訓練分為“基礎實驗”與“創(chuàng)新設計”兩檔。上午理論課后,學員立即進入實驗室,用 3 小時完成一套 IPhO 真題實驗,如測量光速、測定電子荷質(zhì)比等;晚上則用 Python + Matlab 對白天數(shù)據(jù)進行誤差分析和最小二乘擬合。此外,數(shù)值模擬課會教授有限差分法、蒙特卡洛算法,要求學員 48 小時內(nèi)寫出可復現(xiàn)的代碼并提交 GitHub 倉庫,實現(xiàn)“理論—實驗—計算”閉環(huán)。
三、選拔節(jié)奏:六輪考試定五人
集訓期間共安排六次選拔考試:兩次理論、兩次實驗、一次綜合面試、一次英文報告。理論考卷難度對標 IPhO 決賽,滿分 30 分,平均分通常只有 12–15 分;實驗考卷則要求現(xiàn)場設計并完成測量,誤差控制在 1% 以內(nèi)。最終按六次成績加權(quán)排名,前五名組成國家隊,其余學員獲得“國訓優(yōu)秀證書”及清北強基破格資格。